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十四五”规划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02日 16:26 





 

引言

为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河南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河南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9-2022)》《河南省“十四五”时期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指导意见》《国家“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河南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以及《安阳工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的总体精神,结合本学院建设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规划完成情况与现状

(一)发展成就

1.学院概况

学院自1990年成立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开设有5个本科专业: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动画、绘画(油画方向、国画方向);2个专升本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升本、环境设计专升本,本科在校学生达1422人。开设2个专科专业: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在校专科学生289人,本专科学生共计1711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67人,其中专职教师63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54人(含博士学位3人),占80%;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3人,占34%;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教师48人,占72%。学院35岁以下教师26人,占39%,形成了老中青的教学梯队,具有国外留学经历的4人,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学缘结构。

学院共有5个实训分室,艺术设计实训中心下属有视觉传达设计综合实训室、产品设计综合实训室、动画综合实训室、环境设计综合实训室、绘画综合实训室5个实训中心,其中包含14个专业实训分室,4个公共机房。

实训室占地面积共1743.92平方米,总资产约1235.48万元,实训中心承担全院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实验室开放和毕业设计等环节任务。

2.发展成就

近五年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1项;省级项目11项;市级项目13项,其中11项获奖;校级重点科研项目立项1项;校青年科研基金项目结项2项;校教研项目结项2项;科研奖励26项。在画展、专业比赛方面,在有设计奥斯卡之称的德国红点国际设计大赛中获家居类金奖1项;德国IF设计大赛入选3项,实现了重大突破;国家级展览10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色彩构成》通过评审并开放,2020年被评为河南省本科教育线上教学优秀课程一等奖,线上选课人数已经超过10000人次。学院建设的网络课程《图形创意》在河南省教育厅信息技术教育成果评比中获一等奖等。

学院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根本出发点,坚持“地方性”和“应用型”办学定位,遵循教育规律,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方法,根据专业建设发展状况,多方调研论证,先后修订2006版、2008版、2010版、2013版、2016版和2019版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培养模式。

各专业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基础理论较扎实、专业知识系统、知识面较宽、实践创新精神较强、责任意识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突出专业特色,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综合艺术人才。

(二)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现状

1“十三五”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规划项目

规划指标

完成情况

说明(未完成原因)

与2015年末 情况对照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整体完成情况

完成率(%)

2015年末指标

增长比例(%)

队伍建设

1.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外出企业顶岗或培养学习一名

教师外出企业顶岗或培养学习一名

教师外出企业顶岗或培养学习一名

教师外出企业顶岗或培养学习一名

教师外出企业顶岗或培养学习一名

已完成

100

 

5名教师通过人社部高级UI设计资质考试

 

2、加大外聘教师引进力度

完善外聘教师管理制度规范

 

 

 

通过解决外聘教师待遇,努力打造一只稳定优秀的外聘教师队伍。

已完成

100

 

拟定外聘教师管理办法与教学督导规定2项

 

3.多方“纳新”,“不拘一格降人才”

 

尝试引进两名以上业师与技师参与教学

 

尝试引进两名以上专业设计师参与教学

 

未完成

100

学校基础条件

 

 

人才培养

1、以赛代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市级以上获奖10项

 

省级以上获奖5项

已完成

100

 

国际设计大赛3项

 

2.逐步推进工作室的教学模式

设立工作室选拔、建设、考核等相关管理规范

扶持一批具有实践教学职能的工作室

部分专业进行工作室培养模式试点工作

 

工作室课程编入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

已完成

100

 

新建实训室7项

 

3、以对外交流为突破口,创新培养模式

完善对外交流学习制度规范

 

 

邀请台湾部分知名学者设计大师交流学习

 

已完成

100

 

赴台湾进行交换学习8名同学及2名教师。

设立《艺术设计学院师生出境管理办法》、《艺术设计学院出境学生奖励办法》

 

学科建设

1.利用目标倒推法,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修订16版人才培养方案

 

修订18版人才培养方案

 

修订20版人才培养方案

已完成

100

 

 

 

2、加强教学质量工程建设

 

 

增加一门校级精品课程;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项

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项

再增加一门校级精品课程;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项;校级教学成果奖1项

已完成

100

 

申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一个

 

3、紧抓课程建设

根据16版大纲修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建设微课、慕课团队

进一步完善教材选用和评估制度

根据18版大纲修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建设微课、慕课等实验型课程1个

 

根据18版大纲修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建设微课、慕课等实验型课程2个

已完成

100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两个

 

科学研究

1、学术成果

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含作品)12篇,在CN刊物上发表论文40篇

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含作品)12篇,在CN刊物上发表论文40篇

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含作品)12篇,在CN刊物上发表论文40篇

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含作品)12篇,在CN刊物上发表论文40篇

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含作品)12篇,在CN刊物上发表论文40篇

已完成

100

 

发表核心论文13篇,cn论文13篇

 

学院教师主编或参编教材及论著(含画册)8部

 

 

 

学院教师主编或参编教材及论著(含画册)8部

已完成

100

 

出版专著、教材4部

 

 

2、科研项目

学院教师主持或参与地厅级以上研究项目10项

学院教师主持或参与地厅级以上研究项目10项

学院教师主持或参与地厅级以上研究项目10项

学院教师主持或参与地厅级以上研究项目10项

学院教师主持或参与地厅级以上研究项目10项

已完成

100

 

科研奖励26项,主持省级项目与科研鉴定2项,申报立项了4项校级教研项目和1项青年科研基金项目。

 

 

3、艺术类展览

我院教师在省部级以上展览中入选16件,获奖作品10件

我院教师在省部级以上展览中入选5件,获奖作品5件

我院教师在省部级以上展览中入选5件,获奖作品5件

我院教师在省部级以上展览中入选5件,获奖作品5件

我院教师在省部级以上展览中入选16件,获奖作品10件

已完成

100

 

我院教师国家级展览入选3项,获奖2项

 

创新创业扶持

1、建设创意交流中心

完成创意交流中心设计及招投标工作

完成创意交流中心初步建设

创意交流中心完成建设投入使用,孵化1-2个学生创业项目

孵化1-2个学生创业项目

孵化1-2个学生创业项目

未完成

0

学校经费条件

 

 

2、教师引导团队

 

 

 

 

完成每专业至少建设教师引导的创业团队一个的目标

已完成

100

 

教师指导3个学生创业团队完成商业注册运营

 

3、政策支持

 

完善创业团队政策及经费支持制度

 

 

 

已完成

100

 

建立鼓励政策制度1项

 

4、以毕业设计成果转化促创新创业

 

毕业设计申请专利十项以上

 

 

毕业设计实际应用于企业或创业五项以上

已完成

100

 

 

 

保障工作

1.完善各类管理制度

 

制度初步完善

 

 

制度建设较为健全

已完成

100

 

完善7项管理制度

 

2. 加强教研室建设

学院定期考核

学院定期考核

学院定期考核

学院定期考核

学院定期考核

已完成

100

 

学院定期考核

 

3. 完善课程评估机制

配合学校完成课程评估自评工作

学院定期课程自评

学院定期课程自评

学院定期课程自评

学院定期课程自评

已完成

100

 

学院定期课程自评

 

4、改善教学环境

 

新建实验室一个以上

    完成艺术展厅及创意交流中心的建设和装修

 

 

未完成

50

学校经费条件

 

 

(三)取得的相对优势与建设经验

1.加强学术交流,不断拓宽办学视野。近五年先后邀请中央美术学院岳黔山教授、于洋副教授、张永华博士,中国国家博物馆朱万章博士,中国美术学院王照宇博士,清华美术学院陈楠教授,南京艺术学院曹方、蒋杰教授等五十余名国内顶尖专家学者到我院进行学术活动,策划专题展览“中央美院岳黔山教授师生联展”、“中央美术学院安阳工学院中国画交流展”、“大美泽世——戴泽艺术精品展”、“耕耘·守望——中原水墨艺术研习会作品邀请展”等,开展专项学术活动,如协办“国际汉字大会”系列活动等,内容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学生与国内外一流名师进行面对面请教交流,反响热烈。

2.通过改善校内实验室条件、成立工作室、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等途径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室教学模式已成为学院专业教学工作中的一个亮点。

3.组织落实本科生全面推行“学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学业导师在学生科研、学业生涯规划和竞赛等方面的引领指导作用。通过导师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美术、设计展览和大赛,“以赛促学”成绩优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学院一直鼓励竞赛与教学结合起来,“课中有赛,以赛代课”的教学方法,将竞赛引入课堂,促进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近五年学生在作品在国际大赛18项;国内大赛、国家级美展154项;省级比赛124项。

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类型定位为本科应用型,培养基础较扎实、具有良好的艺术设计理论素养、艺术专业技能强的本科应用型综合艺术人才。近年来,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突出特色是: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线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成果显著,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上较为突出。各个专业重视实践教学,打造了分别面向课程、专业,实施范围从专业、学院、学校、到企业逐级延伸的多级实践教学平台。

(四)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1.师资力量薄弱

学院通过多年努力,已构成一支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师队伍,但因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较不合理,高层次人才匮乏,科研团队尚未形成。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师生比严重失调,具有丰富社会实践经验的相关人才严重缺乏。

2.产学研体系不够完善

社会整体对艺术学院认知度不高,师生社会实践能力弱等都造成了院部在产学研体系构建上的困难。学院校企合作项目多为短期工程项目,没有形成长效性的合作机制。

3.教学质量工程有待加强

学院科研建设稳步提高,但国家级项目尚未取得突破,高层次科研创新平台缺乏,激励机制尚未完善。学院在教学质量工程上存在着基础薄弱,高层次教研教改项目缺失,培养目标特色尚未形成,教学管理模式尚未形成等问题。

4.管理水平尚待加强

学院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但运行机制尚待健全,教师队伍协同合作能力尚待提高,管理水平尚待加强。

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是中国社会现在正处在全面建设的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艺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新的需求,艺术教育的内容和人才培养的模式都需要更新观念与方法。

二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时代快速到来,改变了知识生产和学习知识的方式,教与学两方面不再是传授与接受的关系,而是两个主体,我们要把视野更多从研究知识转向研究教育的对象。

三是文化交融的趋势不可逆转。艺术是文化的表征,视觉艺术的敏感性、直觉性、直接性更带有时代的文化印迹。只有海纳百川、兼容并包,才能激活思想,激发想象。为此,大会的主旨就在于聚焦全球美术教育领域的前沿问题,交流中外美术教育所取得的创新成果,探讨美术教育的使命任务,构建多元美术教育的合作平台,促进新时代美术教育的改革发展。

四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全面素养,让他们把艺术理想和奉献社会联系起来。

三、指导思想、遵循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主动融入河南“三区一群”等国家战略规划和“四个强省、一个高地、一个家园”建设大局,紧紧围绕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确立的“1324”发展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内涵为中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服务社会为导向,强基础、补短板。以学校创建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为契机,以建设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为突破口,强力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三大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转型发展,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服务能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中原崛起、现代化河南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遵循原则 

立足安阳,面向河南,辐射全国,全力提升学院学术影响力,以更高、更优、更精的艺术产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艺术教学为中心,探索艺术教育发展规律,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探究培养专业素质强、综合素养全面的应用型人才最佳模式。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强、综合素质高、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艺术人才,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综合艺术人才。

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紧密对接地方经济社会需求,形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艺术类学科专业体系。

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大力加强内涵建设,艺术教学与产出主动融入地方、服务地方,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馆校合作、协同育人,鉴于艺术学科的特殊性,我们将本着“积极稳妥、夯实基础、有序发展、结构合理”的思路进行学院建设。

(三)总体目标 

1.“十四五”发展目标:

2025年,学院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艺术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服务社会发展贡献度进一步提高,师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一方面继续加强博士等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引进,一方面鼓励和推进学院副教授及以上教师参与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参与校外硕导联合培养的工作。特色鲜明的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学院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2.2035年远景目标:

2035年,在成为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的基础上,打造省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在区域文化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3.核心指标:

“十四五”时期,学院将围绕学校“建设特色鲜明应用型大学”总目标,不断完善师资队伍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积极跟进学校硕士点立项建设步伐,提高科研整体水平。“十四五”末,学院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学校基本要求,新增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2项以上,推进学院副教授及以上教师校外合作联合硕导,并实现在校联合培养研究生。

4.具体目标

1)人才培养。“十四五”末,实现产业学院基础机制建设完成;学业导师制覆盖所有师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增省级教学改革项目3项以上;新增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2项以上;力争3个专业通过省级基层教学组织审核;实现学院智慧教室建成,并能够满足各个专业的智慧教室基本要求;优化调整专业布局,增设新兴专业建设1个以上,传统艺术专业建优、建新、建特,专业稳定在6个左右;力争到2025年建成具有安工特色的学术交流研发平台。

2)师资队伍。“十四五”末,专任教师总数逐步提高,教师队伍结构逐步优化,生师比达到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基本条件的要求,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6人左右,整合学院现有的专业师资;鼓励专业年轻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外出进修学习,夯实专业基础,与此同时,引进高职称高学历人才作为学科带头人,推动学科专业建设工作;“双师双能”型教师达到学院总人数的20%左右;引进及培养学科及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以上;力争在高端领军人才引进方面实现突破。

3)学科建设。“十四五”末,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构建完备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创新为一体的综合专业素质培养模式,并且使培养方案、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我们的目标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狠抓该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常规教学管理和教学科研,对本专业进行全面、深入的教学改革,继续积极向校级一流专业努力,基本形成学科专业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发展新格局。

4)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十四五”末,建设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个;力争获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项以上,国家级展览获奖10项以上,国家级届展实现突破,取得具有代表性的省部级以上科研与创作奖励1项以上。

5)国际合作交流方面。新增国(境)外友好学校共建专业1项以上,实现1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为学校提高国际竞争力做出贡献,为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提供支撑。

6)信息化建设方面。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导,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以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建设为重点,初步建成智慧教室,实现“智慧教学、智慧科研、智能管理、精准服务”,为学院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提供良好的信息化、数字化服务,为学校实现战略发展目标提供坚实的信息化支撑平台。

四、主要任务与举措

(一)主要任务与核心指标

2“十四五”规划指标一览表

规划项目

规划指标

进度设计

设计依据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队伍建设

专任教师总数达到81人

67

69

73

76

81

专业发展队伍结构,师生比优化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增加5人

 

1

1

1

2

专业发展队伍结构

双师双能型教师达到10人

 

5

2

3

 

专业发展

引进及培养学科及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

 

 

 

1

 

专业发展

人才培养

新增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2项

 

 

1

 

1

专业发展

学科建设

校级重点学科

 

 

 

 

1

专业发展

培育交叉特色学科

 

 

 

 

1

专业发展

科学研究

新增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

 

 

 

1

 

专业发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

专业发展

社会服务

纵横向科研经费总量达

 

100

200

300

500

拓展社会服务方式方法

科研经费总量达

 

150

300

550

750

专业发展

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

 

 

 

 

1

专业发展

保障工作

1.完善深化各类管理制度,使制度更加完善

 

1

 

 

1

不断深化各项管理制度

2. 加强教研室建设,学院定期考核

1

1

1

1

1

加强专业考核要求与规范激励模式

 

3. 完善课程评估机制,配合学校完成课程评估自评工作

 

1

1

1

1

专业发展

 

4、改善教学环境, 完成美术馆及创意交流中心的建设和装修

 

 

   1

 

 

特色教学需求

国际合作交流

新增国境外友好学校1个

 

 

 

 

1

特色教学需求

 

 

 

 

 

 

 

 

(二)工作任务和举措

1.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突出发展重点,提高发展党员质量。拓宽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渠道和形式,推进党员教育管理规范化、经常化、长效化机制建设。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教学和科研、服务师生和党员的能力,在服务中增强凝聚力、感召力。强化党的意识和党员意识,严肃党内政治和组织生活,常态化坚持“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等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统战群团工作

强化党对统战和群团工作的领导,提高统战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充分发挥党外人士在建言献策和参与学院民主管理等方面的作用,统筹、引导、规划好党外干部培养和使用。更好发挥工会在党联系群众方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坚持党建带团建,深入推进共青团改革,支持学生会依照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引导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加强党建与业务相融合

制定完善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各项制度规范,加强对重点工作推进和重要决策落实情况的督查督办,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到学院各领域全过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体系,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深化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强化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监督,补齐基层党内监督短板。

2.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立德树人,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铸魂育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做好整体设计,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合理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推出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形成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到“十四五”末,争取省级课程思政样板项目1项以上,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实现零的突破。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所有专业按照OBE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产学研联合培养,动态调整专业数量,根据专业特性,分类完善企业学习、事业单位学习、传统文化传承学习等培养方案和实践课程体系,建立企业导师队伍、馆校基地导师队伍、传承基地导师队伍等建设长效机制,落实双导师制。扩大行业企业高级管理、工程人员、美术馆与文博系统艺术管理、知名策展人等企事业委员在人才培养与教学指导委员会中的比例。完善学分制,进一步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实施辅修制度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鼓励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等获取学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各专业设置不同形式的实践环节。把国家安全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提升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提高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把美育与课程思政有效融合,增强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

——加强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专业建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

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持续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使转型发展的理念深入每个教职员工。认真执行学校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建设的各类规章制度,保障各类软硬件条件。推进产业学院转型建设,探索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机制,以区域产业发展为引领,以共建、共管、共享、共赢为基本准则,推动学院探索产业学院建设模式,着力打造校级产业学院,深化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与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搭建教育与产业、事业协同发展、多元联动创新的产教融合平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构建完备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创新为一体的综合专业素质培养模式,并且使培养方案、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整体而言,各专业本科课程结构设置体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遵循“学校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主要专业课”的四位一体专业课程建设规划思路。在这一总体课程规划思想指导下,不断完善、改进、补充本专业的课程建设,成效显著,已经构建了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系统、完备的专业课程体系。

在了解国家与区域发展对艺术专业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具体要求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突出专业特色,确立艺术专业的新优势。为适应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结合师资队伍和能力水平,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着重突出综合型的人才培养,加强校企合作,拓展合作办学;并且秉持专业严谨、敬业、技能强的优良传统,以“懂专业、技能强、能合作、善做事”为目标,努力培养具有较宽视野和创新思维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我们的目标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狠抓该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常规教学管理和教学科研。对本专业进行全面、深入的教学改革,继续积极向校级一流专业努力。

——加强质量工程建设,实现本科教育新突破

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以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专业为目标,按照“凸显特色、优势互补”的思路开展应用型一流专业建设工作。到“十四五”末,建设突破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新增省级实践基地等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2项以上。

——探索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专业结构持续优化

健全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规模适宜、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艺术专业体系。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继承、创造性发展,以新理念、新形态、新方法引领带动新文科建设,积极发展新兴艺术学科专业,改造、提升、深化传统学科专业,打造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动态调整现有本科专业,到“十四五”末,学院本科专业稳定,专业之间配合、跨界合作更加深入,学术生态衍生更加紧密。

——全面开展学业导师制,逐步探索“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实施“学业导师制”,以及“十百千品牌提升计划”、“百千万英才培养计划”的持续投入,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形成“三全育人”格局,实现普通学生变为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变为卓越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路径,深入理解书院制育人模式,把握书院制办学基本样态。2021年下半年至2023年,根据学校全面建设明德书院和笃行书院的运行与推广经验,逐步推进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的梳理与艺术融入的相关工作。2024年至2025年,聚焦试点书院培育成果,积极宣传改革模式,凝聚改革共识。

——实施教师能力提升计划,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创新培训手段与形式,继续推进“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建立形式灵活、手段多样、注重实效的培训方法体系。通过开展讲座、论坛、工作坊等各种类型培训方式,提高教师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支持教师参加高水平教育教学研讨会,加强课程设计、资源开发、课堂组织等教学能力培训,组建优秀教师“金课”教练团队,深入学院巡回开展宣讲培训,让“金课”建设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推广使用国家级和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资源,探索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学分互认。推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重塑课堂教学模式,推动教师利用微课、慕课等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创新课堂教学,激发基层教学组织动力和活力,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

——改革教学范式,深化教学研究成果

按照“两性一度”要求,围绕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社会实践等五类课程,推进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的智慧教学手段,大力推进智慧教室、智慧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智慧教学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教育,推动形成“互联网+”新形态。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学院艺术教学质量提升的变轨超车。深度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大力建设试题库,打造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完善教材体系建设,落实教材选用管理,组织编写“十四五”规划教材,用好“马工程”教材。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为适应社会需求,在课程教学中,增添适应现实和未来需要的新内容,删除陈旧过时和学生通过自学可以学会的内容。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多媒体等工具进行直观、生动的教学,争取在单位时间内加大信息量的提供,使课程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建立健全教材管理制度,建立适应发展规划和各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的高质量、多品种、初步优化配套的教材管理体系。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与社会需求对接平台。通过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勤工助学、艺术推广、文创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表达沟通、团队合作、组织协调、实践操作、敢闯会创的能力。打造以高质量就业为目标、突出创业元素的通识课程体系,实施优秀在校生多类型、多岗位实习锻炼计划,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与社会需求对接平台,鼓励师生跨专业、跨学院、跨学校组建创新创业团队,探索基于校企合作、馆校合作、校地合作的科研团队、管理团队、服务团队的一体化培养模式,促进双创融合、专创融合,创新创业品牌项目做新、做强、做出特色。

——优化质量保障体系,迎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修订和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加强质量标准建设,明确学校、学院、专业三级质量保障责任和作用。主动对接审核评估、专业认证等外部评价机制,构建以内部质量保障为基础,行业部门和社会机构共同参与的质量保障体系。认真贯彻教育部新一轮审核评估文件精神,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发〔2020〕19号),坚持问题导向,建立问题清单,明确底线要求,提出改进意见,有针对性地持续改进,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坚持“按需引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原则,全面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着力提升人才引进工作效能。围绕学院学科发展方向,依托学校科研平台,培养和引进高层次、高水平学科专业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和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二是优化人才引进工作机制,制订符合学院实际的博士引进方案,力争引进博士数量和质量双提升,加强过程管理,强化目标考核,确保“十四五”期间每年新增博士1人以上。

——优化调整师资队伍结构

统筹规划、多措并举,优化提升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高级职称比例和“双师双能”型教师数量。一是推进师资队伍学历提升计划,进一步完善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管理办法,鼓励中青年教师赴国内重点高校、海外知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力争每年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1人左右,学院具有博士学位总人数超过5人以上。二是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职称制度改革的精神,完善学院专业技术评聘工作方案,提升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力争引进及培养学科及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1人左右,具有专业技能专任教师达到81人以上。三完善学院“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管理激励办法,着力提升“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力争“双师双能型”教师达到10人左右。

——提升中青年教师队伍综合实力

结合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全面提升中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科研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和整体学术水平,促进优秀教学骨干、学术骨干和优秀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一是充分发挥学院地缘优势,为中青年拔尖人才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二是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到知名高校研修、访学,拓展教师学术视野,全方位、多领域推进合作与交流。

——狠抓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学院师资队伍的具体情况,进行队伍建设的基本精神是“扶持、挖潜、引进、借力”,通过狠抓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科研来锻炼队伍、提高教学水平。通过实行“院优质课比赛”等活动,用“以老带新”方法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构建教学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名师的教学与学术梯队,关心帮助教师的职称评定,使学院在未来五年中,初步建成一支学历较高、品德高尚、业务优秀、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培育“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研”的优良院风,不断鼓励教师积极创作,参加各种国家级、省部级展览与比赛,督促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比赛,在实战中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与创作高度。

4.强化学科建设

——完善学科管理运行机制

紧密结合国家、行业和区域经济转型发展需求,根据学院学科发展需要,及时优化学科结构布局;以学科建设为牵引,统筹汇聚人才队伍、创新平台、科学研究等核心要素。校级重点学科建设1项以上,培育交叉特色学科1项以上。

 

——优化学科布局

巩固拓展传统优势学科,进一步提炼特色方向,积极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紧跟地方产业和社会需求,积极挖掘校内外优质学科资源,培育“凸显传统内核,创新文创运用,活化古都风韵”从传统绘画、文创产品、新媒体运用、传达设计再到环艺设计,实现专业内部学科交叉特色。初步形成梯次合理、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机制。积极推进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不断积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经验,抢抓国家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机遇,争取获批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

——加强学科团队建设

切实抓好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建强以高端人才领衔、以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骨干,以青年优秀人才为支撑,衔接有序、结构合理的人才团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引导教师以身立德、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制定全面落实联培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实施意见,全面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切实改进和加强联培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加强实验、实训教学环节建设

这个环节的建设将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教材教法改革、校内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同步进行。根据“重创新、重实践”的课程体系设计,在专业课中将从课时分配上、教学方法上、实验与实训中加大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的份量。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强与优势实践基地的合作,几年内重点打造与特色教学相关的合作基地,充分研究校企合作、馆校合作的最新模式,侧重打造红色创研基地、传统文化传习基地、创新创业实习基地三大基地建设。

实验室建设:分为校内实验室与校外实验室两大块进行建设。校内实验室主要从实验设备的完善、实验室管理和使用等方面进行建设,保证学生可以利用它们做各种设计,并且将设计通过动手实验做成成品;校外实验室主要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和具体情况,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拓展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有充分的实践、实训机会。

5.提升科研创新水平

——创新科研平台建设

完善科研平台管理运行机制,创新平台建设与管理模式,加强平台与地方企业、事业单位对接融合,提高现有平台与地方企业、事业单位的协同创新能力。以安阳市打造“三区五中心”与“洹泉涌流”人才计划为契机,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围绕学院前期基地建设基础与经验,在与博物馆(如殷墟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安阳博物馆等)、艺术文化类企业公司(如艺术设计公司、文化传播公司等)合作机制建设之上,加大合作范围,深化合作内涵,共建艺术与产业融合升级的重点平台,打造协同创新中心、产学研衍生中心、人文社会科学基地、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等省级科研平台2个。新增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

——加强创新团队建设

整合优势资源,集中力量建设校级创新团队2个左右。创新体制机制,鼓励各学科专业之间打破壁垒,围绕产业发展需要,深度交叉融合创建跨学科科技创新团队。到“十四五”末,团队攻关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能够承担重大项目,解决制约地方艺术、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问题。

——强化科研项目培育

利用好校级科研培育基金,重点支持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前期预研项目,以及与地方产业发展结合紧密度较高、具有明显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前景的项目。精心组织省部级以上项目的申报,力争在“十四五”期间获资助国家级项目数1项(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超过3项。纵横向科研经费总量达500万元以上,科研经费总量达750万元以上。

——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

坚持正确的学术成果评价导向,创新学术成果评价方式,改革完善科研评价机制、奖励机制,鼓励师生增加增强业务研究能力。着力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分类制定基础研究成果与应用研究成果评级体系,形成完善的学术成果与人才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加大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与转化的奖励力度,让创新人才得到更多支持和实惠,激发科技创新动力。

——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强《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的宣传和学习,引导科研人员恪守社会责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组织和支持高水平学术讲座和学术会议,鼓励跨学院间的学术研讨与交流。

6.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

——深化产教融合

围绕社会人才紧缺领域,优化专业设置,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针对性。聚集安阳市乃至河南省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培养符合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需求的高水平艺术人才。在传统艺术、民族艺术、民间艺术、现代艺术、现代高科技之间找一条融合之道,逐步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

——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依托协同创新平台,推动优秀科研成果向企业、事业推介,企业与事业技术需求向高校出题,加强平台与企事业的对接融合,全力提升服务企事业的协同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高雅艺术学术成果转化,提高学院对文化、艺术、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搭建人才进企桥梁

组织不同艺术学科的科研人员、“双师双能型”教师通过多种方式深入企事业,瞄准企事业发展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帮助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地方文化传承

充分发挥“红旗渠精神研究院”平台优势与红色基因传承基地优势,基于教学及科研良好的基础,整合专家资源,做好红旗渠精神的传播工作。切实与计算机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等合作开展甲骨文的可视化研究。为殷商文化、周易文化、建安文化传播与传承贡献力量,服务文化旅游产业。

7.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

强化学院在国际化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把国际化纳入学院年度目标考核指标体系,“十四五”期间,学院至少与2所国境外大学二级学院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支持教师在国际学术组织和学术期刊担任职务,鼓励教师与国境外同行联合开展科学研究,推动与国际知名大学、科研机构联合共建3-5个高水平国际联合实验室或国际联合研发中心,联合申报高层次科研项目,攻克基础研究与工程技术领域的问题,到“十四五”末,承担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个以上。新增国境外友好学校1所以上。

——扩大对外交流

实施中青年骨干教师海外培训与访学计划,每年出国境交流研修教师人数不少于1人,“十四五”末,教师队伍中具有海外研修经历的比例达到15%以上。

——继续做好对台交流品牌项目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持续推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增进同胞亲情和福祉,拉近同胞心灵距离,增强对命运共同体的认知”对台交流重要论述,在学院“十三五”对台交流工作基础上,持续深化与台湾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合作领域,在人才联合培养、科技联合攻关、平台联合共建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作出应有贡献。

8.建设功能完善的现代化艺术空间

——积极打造学院艺术空间

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支持,建好安阳工学院美术馆以及相关公开艺术设施、空间等,推进公共艺术空间的构建;加强与市文化机构的沟通,推进各种艺术平台共建与共享工作,完善学院艺术公共功能,为学院打造学术艺术衍生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拓展空间。

——大力推进美术馆等文化艺术基本建设

根据教育教学需求,合理安排学院的艺术服务与推广的基础建设项目,有效利用现有教学场所与设施,打造学院艺术推广新优势与新品牌,推动学院的特色化教学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既满足当前急需,又体现未来发展需要。坚持建筑有效利用,增加艺术空间范围与内容。结合使用管理需要,提高建筑的信息化艺术水平。“十四五”期间,着重做好教学空间艺术推广设施建设项目、学生宿舍艺术氛围打造、师生活动中心等方面的设施建设等,建设精品艺术工程。

充分发挥艺术展厅的社会职能。将安阳工学院美术馆,打造一个立足校园、服务安阳、辐射豫北的多功能、常态化场馆,具备展览策划、公共文教、艺术研究、典藏、创作等基本构成,策划各个层次展览,助推专业品牌与特色,促进地域文化艺术研究与交流。

大力推进美术馆基本建设,以适应当下艺术学术与创作的交流、推介和宣传,力争最大程度发挥“美育”作用,增强文化艺术服务公众、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真正提高校园文化艺术品质与影响力。

——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

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优化学院基础网络、完善智慧校园环境、构建高性能数据中心。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减少重复数据采集。加强应用系统建设,实现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决策。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在学院网络现有安全设备的基础上,通过建设完成网络安保测评和整改,进一步保障学院电脑网络、电脑应用等信息系统安全。继续深入研究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的工作模式,利用线上线下交互管理的办法,创新理念,促进教育教学管理方式升级。

——加强学院文化内涵建设

加快学院文化艺术设施和公共文化艺术活动场所的建设,满足师生员工文化艺术生活需求。巩固艺术推介与展示的创建成果,提升艺术文化输出层次,积极开展“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继承与创新性发展”工作,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院艺术文化建设之中,以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为切入点,突出文化氛围。以美术馆为文化艺术建设的重要载体,促进学院艺术传承,发扬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积淀校园文化。

——教学辅助资料建设

在现有图书资料的基础上,筹建学院阅览室,计划三年内每年投入5000元用于图书、音像、相关资料的建设,以保证教学与研究的需要。

五、组织与保障

(一)组织领导 

 长:凌云峰      

副组长:崔      

 员:张瑞波  王超英  王丹花    

            张瑞睿  游志恒    

        谢凌君

(二)保障措施

1.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强化思想政治建设

坚持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切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学科教学、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网络媒体的协同作用,构建协同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媒体深度融合,打造全媒体宣传平台,切实做好舆论引导和舆情应对工作,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深入宣传学校和学院的办学思路、办学特色和发展成就,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教风和学风,不断增强和凝聚学院改革发展活力。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改善干部队伍结构,着眼长远,突出抓好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培养使用,选拔素质高、能力强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充实干部队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从严选拔任用干部,切实让干得好的有机会,能力强的选得上,作风实的出得来,确保选拔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注重干部任职业绩考核,完善综合考核评价,加强日常管理监督,强化竞争激励机制,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加大干部队伍教育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

——加强作风建设

扭紧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发条,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的积极作用,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发现和提醒,真正促进党员干部做“四讲四有”的表率,防止踩“红线”和“雷区”;认真开展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规党纪和警示教育,特别是要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的学习贯彻,筑牢防腐的思想堤坝,引导党员干部个性服从党性,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抵制不良风气,聚合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加强廉政建设

加强廉政建设,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及廉洁文化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纪律检查制度体系,构建廉政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严格落实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的集体责任、党组织书记的第一责任、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2.坚持依法治院,完善学院治理体系

——全面推进依法治院

充分发挥法治工作顶层设计的引领作用和支撑保障的基础性功能,将法治工作融入学院工作全局和改革发展大局,统筹考虑、统一部署,使其贯穿学院办学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切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高治理效能,提升学院的制度创新力、科学决策力、规则执行力和治理软实力。进一步强化依法管理办学理念,形成以章程为统领、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完善民主决策机制,推进学院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切实落实师生主体地位,依法保障师生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树立法治思维理念,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学院改革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面推进依法管理,建设民主、平安、和谐学院新风尚。

——构建学院管理机制

完善学院各个工作的规范、章程,理顺学院组织架构;加强学术委员会、教学督导、学位审核、职称评定委员会等建设,健全各委员会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发挥各委员会在学院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中的作用;健全党务、院务公开制度,加强监督和问责机制建设,构建融决策、咨询、听证、审议、执行、监督为一体的现代管理机制。

3.狠抓基础建设,做到四个“强化”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养成科学规范管理和严格执行制度的良好习惯。

——强化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依据本科教学评估要求,完善本科教学各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有计划地进行教材建设。建立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使它能正常、协调地运作起来,对教学工作各个环节严格管理,以确保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

——强化教学科研工作

根据学院教师队伍年轻、教学经验不足的现实,近期内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为抓手,充分发挥有经验老教师的作用,通过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等形式,对课程、教材、教法进行集体研究,使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在短期内有一个较明显的提高。

——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创造条件建立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和实践机制,使学生有机会、有条件得到多方面的实训锻炼,以顺利达到培养目标。

——强化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确保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建立健全教材管理制度

除征订课堂教材外,要求教师为学生推荐与课程相关优秀参考书籍。

4.狠抓教学科研,促进专业建设和学科梯队建设

根据学院科研队伍不强、科研基础薄弱、科研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我们科研工作的思路是:

以科研促管理、促教学,将科研工作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建立健全科研工作制度,以合理的制度保障科研工作的开展;加强与外界的合作、交流与学习,力争科研水平得到跳跃性的进步。积极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鼓励老师将核心课程打造成专业特色课,争取每人一门拿得出手的特色优质课程。通过科研锻炼,初步形成学院各专业在教学科研学科上“年龄、职称、学术水平、教学科研水平”等方面合理的、有层次的学科梯队。

努力创造发展学科专业的硬件条件。改善、完善现有教学设备和教学条件,保证教学的基本需求;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设备建设工作,争取学院专业建设需要的场地和各项设备;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和师资、设备资源进行创收,以改善教学条件。

 

 

 

艺术设计学院

2022年5月18日

 

 

 

 

 

 

上一条:艺术设计学院举办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

下一条:安阳工学院教职工考勤及请假管理暂行办法(试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