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专业特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年05月31日 06:24 




艺术设计学院近年来,大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积极探索专业与地方经济社会结合的途径,凝练办学特色。总结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

一、以学生实习实训为依托,大力参与地方经济社会活动,开拓实践教学领域

学生实习实训是教学重要环节,但实习实训不可避免受地域限制,实习实训地点一般要选择学校周边地区。艺术设计学院结合专业特点,在地点和实习单位的选择上,有的放矢,把实习实训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结合起来。如安阳市建筑装饰、广告设计等领域的知名企业,学生在这些企业和单位既学习了实际操作能力,又服务了安阳经济社会发展。

各种社会社会活动是学生实习的重要领域,近年来,艺术设计学院结合专业特点,积极参加安阳市举办的社会活动,如2011年参加了安阳市文化产品展销会,2012年参加了中国(安阳)茶文化博览会暨安阳产业文化展示会,动画专业参加了安阳市首届殷商艺术文化节。学生动手制作(创作)的展品成为活动的亮点,向社会展示了自己,并通过展览活动,与多家企业达成长期合作意向。

二、以教师科研为引领,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增强产学研结合能力

教师长期工作生活在安阳市,与地方联系和交往相对密切,教师的科研只有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才会产生现实的效益,另一方面,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了教育教学与地方发展建设的紧密性。近年来,我院教师科研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需要,如,李一院长主持的“河南煤化集团安化集团VI改造系统设计”、“安阳市商业银行VI系统设计”被企业采用,还多次被聘为中国文字博物馆馆徽评委会等活动的专家评委,为安阳市经济文化作了大量工作,秦瑞虎老师在安阳宾馆、大唐餐饮、怡心茶楼等装饰设计,李炎老师在安阳速8酒店等装饰设计,暴丽老师在建筑废旧材料的装饰利用研究,都在积累自己教学实践经验的同时,为地方发展作出了贡献。

三、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充分利用地方传统文化资源,提升服务地方发展水平

1、课堂教学是基础,如何把安阳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教学内容,走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建设之路,我院领导和老师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把安阳地方特色文化元素融入专业教学,在教学各环节体现出来,培养学生为地方服务的能力。我们近年来请社会专家学者来开设了不少安阳文化方面的讲座,如周易文化、商代青铜文明和甲骨文字等,同时,老师也各尽所长,把自己对安阳文化的研究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比如:在装饰画课上组织学生到殷墟考察,对殷墟青铜纹饰进行提炼和归纳,挖掘传统艺术精华,学生画了大量的精美图案。这些图形可以转化为项目成果、可以转化为装饰作品投放市场、可以转化为各种具有实用价值纪念礼品等。

2、艺术学院与安阳市文化产业投资公司联合开发安阳特色宣传。比如:安阳粉浆饭、皮渣、血糕、林州粗布、核桃、山楂、内黄大枣、农民画等地方土特产包装设计、安阳马氏庄园、万佛沟、中国文字博物馆、世界文化遗产殷墟等文化旅游宣传,形式多样、构思新颖、内容丰富。

3、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课堂实验教学中也融入不少地方元素,在绘画、书法、产品造型、产品包装、陶艺制作方面,都结合了地方文化元素。这些作品经过多次修改和加工,多次被企业采用,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比如:2010级视传班学生为安阳司戊母公司制作的宁夏黄河一言九鼎底座设计了方案。

4、作为课堂教学成果展示的展览,是促进师生创作,起到教学相长效果的重要途径,艺术学院艺术作品展览馆除每年举办毕业生作品展览、课程展览外,我院连续承办了安阳市第五、六、七届美协届展和社会各界的艺术作品展览,各级领导和社会人士纷纷参加和参观,不仅提高了学校声誉,也促进了师生创作和学习。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我校艺术设计学院在社会上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声誉逐渐提高,专业美誉度和社会关注度日益提高。以后,我们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加大地方合作力度,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提高:

一是建设自己的实习车间,为师生创作和教学提供条件;二是在课程设置方面加大地方课程比重,考虑开设安阳文化课程和系列讲座;三是直接或与社会企业联合承接承办社会工程项目,更加广泛地参与各项建设,在老师带领下,学生全程参与,进一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上一条:艺术设计学院2013年成果鉴定和项目结项情况统计

下一条:艺术设计学院外出进修人员管理规定

关闭